麻省理工学院:理工科,尤其是工科无可替代的龙头老大,天才诞生和成长的天堂。1861年由杰出的地质学家罗吉斯创办于波士顿,1916年迁到剑桥,在著名的查尔斯河河畔。
麻省理工学院历史上共有55位教授或校友获得过诺贝尔奖,5位教授或校友获图灵奖,21位教授荣获过国家科学奖章,目前任教的教授中有101位国家科学院院士、108位国家工程院院士和26位美国医学科学院院士。麻省理工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中,值得一提的是Walfgang Ketterle和他的导师的故事。1990年Ketterle从德国来到MIT物理系,Pritchard教授小组做博士后研究,参加了Pritchard主持的玻色─爱因斯坦凝聚(BEC)研究工作。为使Ketterle能专心致力于这项研究项目,Pritchard建议学校给Ketterle助理教授位置。但是,同一系里不能有完全相同研究项目的教授。于是,Pritchard让Ketterle接手BEC,自己退出这项重要项目,选择其它研究方向。Ketterle得到Pritchard和MIT其它物理教授的大力支持,BEC研究工作非常成功,首次在实验上实现了BEC,因此在2001年获得诺贝尔奖。获奖后, Ketterle将诺贝尔金质奖章送给他的导师Pritchard,一位同样配得上该奖的科学家。真正的一流科学家的无私和贡献精神,在当今社会中已不多见,庆幸的是它仍在MIT保留著。
麻省理工学院在科学研究的许多领域,如电子学、核科学、航空学和航天学、计算机和技术、光谱学、太阳能、生物学、食品工艺学、核工程、造船学、伺服机构、高压电工程、化学工程等方面,都曾取得重大的成就,特别是对通讯、计算机技术、惯性制导系统方面的研究成果,对美国军事设施有极大作用。MIT有许多重大科技成果:辐射实验室研制出雷达,首次合成了盘林西林和维生素A,研制出人造皮肤,被用于烧伤病人的治疗,发现J粒子,证明了夸克的存在,完成了一系列实验,证实了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理论,首次鉴定出人的肿瘤基因。开发出导致计算机发展的磁核记忆新技术等等。从97年的一份报导,可以看出MIT对美国社会经济的影响。1994年,MIT毕业生创办了4千个公司,有110万名员工,营业额达到2320亿美元。如果将这些公司算成一个独立国家,它的经济在世界上排第24名,其总产值(GDP)比南非稍少一点儿,而比泰国还要高。
除了理工科外,麻省理工的斯隆商学院、社科、设计类也很厉害。美中不足的是MIT缺少美国主流社会所崇尚的法科和医科,在学科的综合性上逊于同在麻省剑桥市的哈佛大学。所拥有的大部分专业都被NRC评为全美前3。商学院第4,工程学院第1(12项中7个第1);理科类综合第1 (7项中4个第1):应用数学第1,生命科学第2,化学第2,计算机第1,地质学第2,数学第1,物理第1;人文社科类经济学第1,哲学第10,心理学第11; NRC排名:生物科学类第2,工程科学类第1,数理类第2。
“严酷”的麻省理工学院
麻省理工学院(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)是美国私立研究性学院,世界著名的科学技术教育和科研中心。校址在马萨诸塞州剑桥市。简称MIT。
MIT创立于1861年,创办人罗杰斯。办学方向在于将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教学和科研相结合。现有教职工7500人,学生近万人。学生来自美国各州和世界97个国家和地区。
从任何方面来说,MIT都是世界上一所无与伦比的高等学府,其最突出的标志是造就了一批声名盖世的科学家。首先发明磁存储器的扎伊?W?弗莱斯特、人工智能的先驱诺尔伯特?威那,以及曾举步月球的4名宇航员。由此不难理解,为什么在美国颇有影响力的《纽约时报》称其为“全美最有声望的学校”。
学风严谨以“酷”著称一谈到麻理,人们就习惯于将它与哈佛大学相比,这并非只因为二者相距甚近,更主要的是哈佛的名气也非一般所能比。多年来,两所学校间的竞争从未中止过。1870年,哈佛曾企图兼并麻理,此后又作了多次努力,但终未如愿,其原因未见有人考证,但美国有句俗话说:“麻理的学生不会读,哈佛的学生不能算。”由此可见,二者特色相距甚远,一文一理,很难捏在一块儿。
哈佛的学生个个自傲自信,从外表看,衣着考究,风度翩翩。而麻理的学生却却相反。原因很简单:没有时间。在哈佛,学生们的最大困难是如何才能进来;在麻理,最使学生头疼的却是怎样才能出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