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体教育科研工作者: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要加强科研诚信和作风学风建设,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科研生态。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《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》、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研不端行为调查处理办法》等相关规定,对科研失信行为的范围以及调查处理等系统规范和严格要求。科研诚信是科研工作者的生命,为营造诚实守信、追求真理、崇尚创新、鼓励探索、勇攀高峰的良好氛围,向全体教育科研工作者发出倡议:
一、传承优良作风,恪守科学道德
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艰苦奋斗、科学报国的优秀品质,弘扬和树立良好的科研作风学风是广大科研工作者必须系好的“第一粒扣子”。科研工作者应坚持科学真理,尊重科学规律,崇尚严谨求实的学风,勇于探索创新,恪守职业道德,维护科学诚信。坚持立德为先、诚信为本,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引领社会良好风尚中率先垂范。
二、秉持科学精神,遵守科研规范
秉持胸怀祖国、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,勇攀高峰、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,追求真理、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,淡泊名利、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,集智攻关、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,甘为人梯、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;遵守科研规范, 尊重知识产权,遵守文献引文规范,保证项目申请、成果申报等材料客观准确。
三、坚守诚信底线,践行科研诚信
科研项目承担者要树立“红线”意识,严格遵守申报规定,严禁随意降低目标任务和约定要求,严禁以项目实施周期外或不相关成果充抵交差。守住诚信道德底线,按照对科研成果的创造性贡献大小据实署名和排序,反对无实质学术贡献者“挂名”,科研项目负责人不得在成果署名、知识产权归属等方面侵占团队成员的合法权益。杜绝学术不端行为,严禁抄袭、剽窃、侵吞、篡改他人学术成果。
科研诚信是每一名科研工作者必备的道德品质,尊重科学、心存敬畏之心,是治学路上的一门必修课。
学术发展道路上,我们一定要恪守学术道德、筑牢诚信底线,把崇德修德作为一种自觉追求,珍惜羽翼,维护自身诚信声誉!
倡议发起人:科技处
2024年11月